从央企到互联网大厂再到创业 两次跳出“舒适区”
勇于转场 才能让我看见后来的风景
从央企到互联网大厂再到创业,王攀为了理想两次跳出“舒适区”。从十多年前做食评起步,到如今做优品配送,“吃上好的东西”的想法一直在王攀的脑海里。
“在央企时,我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在大厂,我也早就把业务做到完备。如果选择躺平,我就看不见后来的风景。”王攀说。
从央企到大厂 做到天花板后没了内驱力
王攀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央企公司。2008年奥运会前夕,他来到北京,有央企单位作依托,他的“北漂”之路起点也颇为顺利。由于领导重视,只一年多的时间,王攀就成了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后来,王攀的央企单位在南方成立了办事处,他又成了该办事处的负责人,工作能力再次得到认可。
工作三年后,王攀就选择离开这家知名央企,报考了北师大的研究生。脱产学习是清苦的,虽然工作三年攒够了学费和生活费,王攀还是想在学习之余做些兼职,当时的他未曾想到,正是这份兼职影响了他后来的职业生涯。
王攀“好吃”,自认味觉比一般人灵。本科时,他就喜欢把吃过的好吃的点评一番发到校园的BBS上。在央企工作期间,他转战大众点评网,成为钻石会员,也是最早的一批食评人。研究生毕业后,王攀又进了一家央企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写食评的爱好他一直没丢。2013年,他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继续食评写作。
食评,带来了王攀职业生涯的首次跨越。彼时,各家门户网站正在进行自媒体号的“军备竞赛”。搜狐网找到王攀,希望他写一些食评文章,同时做些美食频道的策划活动。就在门户网站争相开设自媒体号时,资讯聚合客户端脱颖而出。在一场饭局上,一家咨询聚合类客户端邀请王攀主管他们的美食频道运营。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黄金期,王攀意识到,这次邀请,能让他的爱好和工作有机结合,也是一次拥抱朝阳行业的契机。
在央企工作的那些年,虽然能力得到认可,但央企还是有很多事情让他感到束缚,“别的不说,就出差报销流程就很繁琐。”王攀说,那个时候他时常感觉自己的很多想法,无法释放出来。于是,他扔掉了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开始到互联网大厂打拼。
初到互联网公司,王攀先是成为美食频道的主编,后来又负责旅游频道,最后成为整个自媒体号的负责人。他尝试自媒体的商业化,嫁接起自媒体和商家之间的桥梁。
此后的几年,王攀又先后去了三家互联网企业,都是名副其实的“大厂”。他工作的内容也逐渐扩展到与主流媒体合作,再到与中央媒体合作。业绩足够合格,王攀的职位越来越高,收入也随之增长,但他却越来越憋闷。
“后来几年,活没少干、气没少生。”此外,能谈的口线王攀都已经对接好了,提升的空间实在不大了,这让他感到无聊、郁闷。
转战电商一波三折 咬牙挺过困难时期
以前忙个不停,因摔伤被迫卧床半年,已经35岁的王攀,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跟互联网企业相互“嫌弃”的年龄。他开始思索未来的工作方向在哪里?回答这个问题时,他脑海里一直闪现最初做食评的感觉。
王攀想,自己既然以前做食评,对吃的东西有研究,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平台,把好吃的东西打包推荐给用户,减少大家的选择成本。于是,王攀跟自己认识的几个商家聊了聊,大家都颇有兴趣,他就在网上尝试了一些销售类的应用软件及小程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电商平台。
他把想法告诉了妻子,虽然还有房贷和育儿压力,但好在妻子支持他:“你整天唉声叹气也不是办法,反正家里的开销有我一人就够了,你去做你的事吧。”
创业需要前期投入,好在王攀的商业模式成本不高,只有跟供货商沟通时,需要大量差旅费,这一部分要从多年积蓄中拿出来。
经过一番筹备,2022年8月1日,王攀搭建的平台开始小规模试运营,他一边销售一边审查供货商的品质,逐渐淘汰了一些品质较低、服务较差的。
过了十一黄金周,王攀的销售数额开始持续上升、小有收获,但打击也随之而来。“那段时间太难了,我的定位是优质视频,顾客群像也相对高端,可物流跟不上。食品有些又有保质期,时间一长就容易坏或影响口感,顾客的体验感就很不好。”王攀说,为了维护顾客群体,他曾承诺所有订单出现质量问题,无论是食品本身还是物流导致的,他都会先行全款赔付。
经过努力维护,半年的坎坷创业经历让王攀收获了很多忠实顾客。好在,到了今年春节前,供货和物流都恢复了正常。提起那段最艰苦的经历,王攀说,“当时只能咬牙坚持,挺过去。”
“我很清楚我的优势:食材很多从源头出货,有专门的供货渠道、质量好、够新鲜。”王攀说,也是从那时起他体会到优质货源、优质食材、优质顾客的优势。
不躺平不糊弄 “拼命三郎”半年只休10天
现在,王攀借朋友武馆的一个小房间当工作室,工作室两侧的柜子里全是各种品牌的食品,有米面、调料、零食、小吃。其中每一瓶、每一袋的原料、配料等,王攀都能如数家珍。
王攀指着柜子上的几袋类似咸菜的小吃说,这个北欧根菜,其实叫芜菁甘蓝,当地叫卜留克,他们做了两种,有一种酱香味的有一丝丝苦味,一般人吃不出来,我吃出来了,给了他们一些建议,他们进行了调整,味道就很好了。
从王攀手里出货的每一种食品,他都试吃过,只有他吃完觉得不错的商家,才会成为他的供货商。为了保证供货质量能持续稳定,发出的每个批次的货品,王攀也会亲自抽样检查、试吃。如果有供货商合作一段时间后质量跟不上,他就会果断中断合作。
因为要亲自试吃、查验,从大厂离职后的王攀变得更忙了。虽然看起来他不用再去拼命上班,但休息时间反而变少了。除了每天能有固定的半小时午休,半年多来他真正的休息日不到10天,“如果我还在大厂,可能能躺平、能糊弄。但现在要是我躺平了,供应链就断了;糊弄了顾客,用不了多久我就甭干了。”
王攀觉得,过去在公司里忙,精力大多没用在项目本身。而现在,哪怕是去见一个供货商,发现产品不好,也是排除一个劣质资源,并不算浪费时间;哪怕是给客户赔款退货,怎么赔怎么退也都是自己做主,只要处理得好反而能维护和客户的关系,并不算损失。
王攀深知,食品是“众口难调”的,每个人口味不一样,为此,他正致力于建立一个相对标准化的量表,让顾客在选择时能有直观的参考。目前,王攀已将水果类产品从酸度、甜度、含水量、口感、风味及外观等方面进行了量化,他希望以后顾客购买水果时,就跟买衣服一样,能按尺码买到跟自己所需相差不大的商品。
春节过后,王攀又迎来了新的一波销售低谷,订单量有所下降。“一方面是春节过后走亲访友送礼囤货已经完成,市场上不需要那么多的商品。另一方面,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顾客也把钱袋子捂得更紧了。”为此,他又调整了策略,把重点从C端转向B端,还尝试去接触更多的渠道,把产品种类丰富上来,商品价格降下去。
王攀说,自己创业的初衷并不只为赚钱,而是想让更多人吃上可靠、可口的东西,“只要把这个理念做好了,收入是自然而然的。”
王攀给自己创业的定位是——退休前的最后一份工作。这意味着他不会轻易退出,也不会躺平糊弄,而是背负着一种责任。他坦言:“创业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每天都心力交瘁,但这同样也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间,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能为别人带来快乐和满足,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北京青年报 文/本报记者 张子渊)
来源:北京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从央企到互联网大厂再到创业 他两次跳出“舒适区”袁世凯墓取名“袁陵”,激起众人反对,徐世昌改动一字,皆大欢喜 | 站长导航_乐帮资源库
资源标签:
抖音 (1546) 引流 (1522) AI课程 (524) 电商 (469) 养号 (404) 脚本 (386) 快手 (349) 公众号 (309) 搬运 (303) 视频号 (285) 矩阵 (282) 自媒体 (264) 社群 (256) 直播带货 (217) 闲鱼 (213) 兼职 (185) 宝妈 (172) 无货源 (170) 拼多多 (159) 千川 (157) 无人直播 (148) 视频剪辑 (136) 拉新 (118) 知识付费 (116) 短视频带货 (103) 精准引流 (103) 引流方法 (102) 截流 (101) 信息差 (98) 冷门 (97) 源码 (92) 中视频 (91) 蓝海项目 (88) 虚拟产品 (81) Chatgpt (77) 创业源码 (75) 挂机 (72) TikTok (71) 大学生 (69) 实体店 (68) 引流变现 (67) 源码项目 (55) 精选源码 (54) 站长源码 (54) 创业粉 (53) 男粉 (53) 副业兼职项目 (48) 百家号 (47) 互联网兼职 (46) 虚拟项目 (46) 长期项目 (42) 书单号 (37) 小游戏 (36) 无脑操作 (36) 社群运营 (36) 微头条 (35) 跨境电商 (35) 高利润 (34) 美团 (33) 图文带货 (33) 小吃教程 (33) 淘系 (32) 知乎引流 (30) 小红书 (30) 美女号 (29) 风口项目 (26) 数字人 (25) 项目拆解 (23) 私域变现 (23) 宝妈粉 (22) 电子书 (22) 同城流量 (22) 多多视频 (22) 无脑搬运 (20) 自动挂机 (19) 男粉项目 (19) 抖音小程序 (19) 美女视频 (19) 暴力引流 (18) 黄岛主 (18)闲鱼引流 (18) 挂机项目 (18) 玄学 (17) 自动引流 (16) 微信小程序 (15) 抖音项目 (14) 国学 (14) AI项目 (13) 抖音橱窗 (12) 学习资料 (12) AI绘图 (11) 蟹老板 (10) 同城账号 (10) 小红书项目 (9) 长久项目 (9) 陌陌 (9) 微博引流 (9) 微信群引流(8) B站引流 (7) 站长赚钱 (6)
